集團扎實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整治行動 筑牢企業安全防線
發布時間:2025/8/1 19:01:44
點擊數:39
自“本質安全提升年”安全生產綜合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集團以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為核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圍繞綜合整治工作目標和行動方案精準發力。以文化浸潤、機制創新、科技賦能三大路徑,在第一輪綜合治理階段總結歸納出5項有推廣應用價值的標志性成果,為安全生產注入強勁動能。
文化浸潤:安全意識深植項目一線
“安全不僅是制度要求,更要成為肌肉記憶。”這是浙江一建后宅街道安置項目員工對“安全反省屋”的直觀感受。這個由成品集裝箱改造的教育空間,配備標準化安全案例庫與互動反思墻,可組織員工入屋通過“隱患復盤+情景模擬”模式,引導員工深入反思自身在安全工作中的不足,進一步提升全員安全防范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
機制創新:安全風險密控關鍵節點
浙江建工西湖雙浦項目的木工加工車間里,集塵雙桶吸塵器與鋸臺臺面無縫對接,通過負壓管道第一時間吸走木屑,降低車間粉塵濃度,從源頭消除消防火災隱患與職業健康風險。
浙江建材推出“上鎖設柜”管理制度,針對有限空間作業這一“高危領域”,建立四個階段、八個步驟工作流程,形成安全生產雙重保險。
科技賦能:智能裝備筑牢隱形防線
浙江交建在S218縉云方溪至青田季宅段公路工程中,創新應用“預設航線+智能巡航”無人機系統,助力快速抵達山區公路高邊坡、隧道口等難達區域,實現高風險工序全程監控,提升巡查覆蓋率、頻次和能效。
浙江建材蘇州通甬箱涵項目工程引入智能化機器人全焊接鋼筋籠生產線和智能化自動清理、噴脫模劑機器人。3臺焊接機器人配合激光掃描系統,大幅提高鋼筋籠焊接準確度和質量;2臺六軸智能化自動清理/噴脫模劑機器人則實現遙控深層清模,不但使產品生產效率提升30%,還降低工作人員化學品接觸風險。
從安全文化的“柔性浸潤”到智能裝備的“硬核守護”,集團“本質安全提升年”第一輪整治成果,不僅是數字與案例的積累,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動實踐。下一步,集團將以這些標志性成果為起點,繼續開展第二輪綜合治理,聚焦高處作業、臨時用電、大型機械設備等危險性較大的風險點,持續深化隱患動態清零機制的同時發掘成果,讓安全治理效能覆蓋每個項目、每個崗位,為集團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